朱向前:桂明其人,文人相亲不相轻,君子动口又动手

按语
朱向前先生,江西萍乡人,现定居宜春。原解放军艺术学院副院长(曾与彭丽媛院长同事),全国著名文学评论家,作家,收藏家,书法家。当代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、解读、书写第一人,莫言研究专家及其获诺奖预言第一人。著作等身,辩才无碍,名满天下。有旧居陈列馆已建成在其父亲出生地芦溪县银河镇河下村。
布衣子敖桂明奉领导之命代为邀约朱向前先生回萍演讲,又与市文广新旅局、市图书馆联袂发布此一文讯。为免听众拥挤于新馆报告厅,特意遍请本市各大网站、自媒体、读书会、作协等文学团体、各大中小学校长、各微信群主,共同发布邀请函,并组织精准接龙。报告厅座位仅208席,报满即止,特此告知,多谢垂注!
显而易见,我这个题目套用的是书名(本书原名《直声在民间》)。而从敖桂明君的第一本书《鼓咙胡》到这第二本书《位卑未敢忘忧国》,取名的思路一以贯之,更强调是个人角色的一种社会定位,即一个公共知识分子如何在今天价值紊乱的众声喧哗之中,坚守自己的原则和立场,面对庞然大物或者无物之阵,努力发出自己有胆有识有穿透力的真话和直声。这一点,已有两本书和桂明君众师友的诸多文章为证,无论是作为一个公共知识分子还是市政协常委,桂明君都敢于担当,勇于面对,还善于表达,每每面对关键的问题、在关键的时刻,发出了关键的声音,留下了不少经典发言,既当之无愧地展现了直声在民间的英雄本色,也才气侧泄地挥洒了高手在民间的书生意气。
朱向前先生参观原大唐幼儿园总部
是的,评价一个市政协常委是否足够称职或者优秀,衡量一个幼儿教育集团董事长是否足够胜任或者杰出,那都不是我的擅长,尽管我知道桂明君在这些领域中都堪称高手。我更想说或者更有把握说的还是回到我的专业或兴趣所在,即说一说作为一个藏书家和一个散文家的敖桂明罢。

朱向前先生参观赣湘诗源私人藏书楼
敖氏藏书不仅宏富,而且主题鲜明、集中、突出,一是“文革”研究,二是萍乡地域文化研究(包括研究萍乡和萍籍作家、学者著述),不仅数量大,涵盖广,而且涉猎精深,其规模早已超过了一般大学图书馆。前者,显示了一个藏家的前瞻性。众所周知,由于意识形态诸多难以言明的原因,多年以来,“文革”研究一直处在一种模糊化、敏感化或者边缘化的尴尬状态之中,学者们要么三缄其口,要么避之唯恐不及,要么王顾左右而言他,要么非左即右、泾渭分明、与夏虫不可以语冰,不在一个频道……总之,学术环境还不太成熟。但唯其如此,及时地搜集有关资料和书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,很多东西也可能转瞬即逝,不可以再了。今天的搜寻与收藏正是为了明天的研究,立此存照,永志不忘。后者则是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便,做一个萍乡文化的守护者,明确自己的文化地理方位,始终不忘初心,知道自己从哪里来,要到哪里去,才能砥砺前行,方得始终。根深才能叶茂,以本土文化为根基,以“文革”研究为触角,辽阔的视野显示了藏书家的不同凡响,此谓立足萍实,放眼天下。高手也。

布衣子与朱向前先生合影于武功山红岩谷休闲山庄

朱向前先生于武功山挥毫泼墨
作为散文家的敖桂明也许是他诸多角色中最不为人们所注意的,这是因为他的主要精力不在于此,社会兼职亦不在此,而且产量甚少,所作不多。但文学作品从来不以数量论高下,故此,闻一多先生称张若虚一首《春江花月夜》“以孤篇压倒全唐”,也就是这个道理。以此观之,戏仿一下闻氏名言,说:敖氏散文《武功山之夜》以孤篇压倒萍乡,恐怕也不是一句诳语。因为该文记叙的就是某年中秋,余与桂明一行的武功赏月之情境,以亲历者、体验者与评论者多重身份来观此文,本应该更挑剔、更不好糊弄。但我一下子就看进去了(这其中有没有当主人公的感情因素起作用呢?),而且觉得敖氏笔下的皓月辉映下的夜空、流云掠过的山影、嗖嗖凉风伴随着溪声以及优雅婉转的京剧唱腔,以及由于这一切造成的曼妙的天籁之音、画、情合一的意境⋯⋯都是笔墨洗练而且准确传神,丝毫没有习作者的生涩与犹移,反倒显出一派老道与沉着。寥寥数千言背后,浸淫着深厚的文化修养和文字功底。不久前,偶在微信中又发现该文的精彩片段录成了音频作品,夜半枕边,聆听之下,声情并茂,俨然名家名篇感觉了。敖氏散文,高手也。

布衣子与朱向前先生(中)、李远实先生(右)合影于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

布衣子与朱向前先生、夫人张聚宁(右三)、公子朱寒汛(右一)、黄仂先生(左二)、陆玉导演(右二)合影于听松楼

最后,我还要特别强调一下,敖桂明君的难能可贵之处,还在于有书生意气而无书生气。他没有毛主席老人家讲的文人的两个毛病:一是文人相轻,谁也瞧不起谁;二是坐而论道,君子动口不动手。其一,桂明君是文人相亲、相敬,近年来我从他口中听到了不少关于乡贤文人的赞辞,而且通过他结识一批乡贤作家朋友;其二,桂明君是知行合一,君子动口又动手,故能办教育,做实业,广交天下文友,故能成就多面手,高手也。
是为序。
丁酉孟冬谷旦草于袁州春山阁
本文为布衣子所著《位卑未敢忘忧国——<鼓咙胡>著者新作及评论集》书前序言,原题《高手在民间》。
序者简介
朱向前
■解放军艺术学院原副院长,解放军艺术学院军事文艺研究所教授。
■全国著名文艺理论家,“毛泽东诗词研究解读书写第一人”。

扫二维码|欢迎来耍
关注就是知音,转发就是公益
留言就是发声,打赏就是功德